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!
  • 概要
  • 历史
  • 地理
  南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,与台湾岛隔海相望,三国东吴置县,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。南安物华天宝、人杰地灵,曾一度是闽南地区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。全市土地面积2036平方公里,人口148万,海外侨胞300多万人,是举世闻名的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起点和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。
  南安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,年平均气温20.9℃,无霜期349天,享有“四序有花常见雨,一冬无雪却闻雷”之美誉,一年四季均适宜旅游活动。
  南安襟山带海,风光秀丽,名胜古迹星罗棋布。有气势宏伟的郑成功陵园、“天下无桥长此桥”的五里桥(安平桥)、海交史珍贵文物的九日山摩崖石刻、闽南建筑大观园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四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有莲花峰、五塔岩等78个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还有大佰岛娱乐世界、山外山生态农业度假区、黄巢风景区等诸多自然、人文景观,以及典雅多姿的梨园戏、高甲戏、南音等艺术奇葩和风味独特的地方小吃。风景神奇,文化独特,民风古朴,令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。
  南安有着优越的投资环境。市区距厦门国际机场97公里,距泉州晋江机场30公里,距省会福州220公里,福厦公路、漳泉铁路以及福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,公路密度居全省之首。国家二类口岸石井港已建成5000吨级码头并可直航香港、厦门、上海、广州,形成以铁路、高等级公路、港口海运为一体的交通格局。全市供水、供电、通讯网络健全、市政建设日新月异,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1.6%,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品位不断提高。
  改革开放以来,南安发挥“山、海、侨、台、文”等优势,闯出一条外向型经济、股份合作制为主、多种经济形势共同发展的路子。全市现已形成水暖器材、石料板材、陶瓷建材、针织服装、雨具鞋帽、皮革箱包、塑料化工、食品罐头等八大主导行业。社会文化事业蒸蒸日上,先后荣获全国“体育先进市”、“科技先进市”、“文化先进市”称号。
  南安这一现代化新兴旅游城市正以勃勃生机在东海之滨崛起。我们竭诚欢迎海内外朋友到南安观光旅游、投资兴业、施展宏图、携手共进。

       南安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。三国东吴永安三年(公元260年)建县,名“东安县”,后曾改用晋安,梁安等,隋开皇九年(公元589年)始称南安县。1993年5月12日,经国务院批准,南安撤县设市。全市现辖20个镇,2个乡,7个直属农场。南安历史上曾一度是闽南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。境内丰州金鸡古港是著名的“海上丝绸之路”起点。历史上除了民族英雄郑成功,南安还孕育出唐代开八闽文化之先声的欧阳詹,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李贽,一代名将叶飞等杰出人物。
 

       南安资源丰富。全市耕地面积30667公顷,其中水田22133公顷,宜林山地面积11万公顷,滩涂面积2400公顷。主要矿产有花岗岩、辉绿岩、高岭土、绢云母、叶腊石、钨、铁、铝及海盐等10多种。花岗岩储藏量达5亿立方米,“石砻白石”质地坚硬,被列为国家甲级建材,“康美黑石”颇具特色,其加工产品享誉海内外;高岭土储藏量达5000万吨;绢云母储藏量700万吨。植物有1513种,其中树木180多种,野生药用植物130多种,森林覆盖率达48.1%。
 
 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尤其是“八五”以来,南安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解放思想,扩大开放,认真制定并组织实施“蟠龙起舞,两翼展翅,中部开花,推进三角,带动山区”的经济发展战略和“三分经济区域”的经济发展格局,广泛开展“乡镇企业年”、“建市年”、“电力建设年”、“交通年”、“三资企业年”和“工业发展年”活动,各种优势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,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。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,被列为“全国秸秆氨化养牛示范县”、“全国龙眼生产基地县”工业尤其是乡镇企业迅猛发展,全市已建成100个工业小区,形成石料建材、水暖消防器材、建筑陶瓷、塑料化工、针织服装、五金机械、雨具箱包、食品罐头等八大支柱产业, 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实现提前八年翻两番,财政收入进入全省亿元市(县)。 1993年以来经济发展连续位居全省“十佳”、“十强”前列,并跻身全国“百强县(市)”行列。 1997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16亿元,工农业总产值192亿元,乡镇企业总产值225亿元,财政收入5亿元,综合经济实力继续位居全省“十强”前列,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。